道家隱匿山水中的“忘我”境界.doc
約6頁DOC格式手機打開展開
道家隱匿山水中的“忘我”境界,本文共5頁 5965 字摘 要:從《莊子》到郭象,道家的思路,不能幫助人們實現(xiàn)對生死的超越,卻給文學藝術注入了揮之不去的淡淡憂傷。自然山水歷來是中國文人的精神圣地和避難之所,當他們沉浸于山水之中時,又往往遭遇難以排遣的惆悵,那是在自然的無限性面前對自身有限性的領悟,也是對自身存在意義的領悟。...
內(nèi)容介紹
此文檔由會員 王亮亮 發(fā)布
道家隱匿山水中的“忘我”境界
本文共5頁 5965 字
摘 要:從《莊子》到郭象,道家的思路,不能幫助人們實現(xiàn)對生死的超越,卻給文學藝術注入了揮之不去的淡淡憂傷。自然山水歷來是中國文人的精神圣地和避難之所,當他們沉浸于山水之中時,又往往遭遇難以排遣的惆悵,那是在自然的無限性面前對自身有限性的領悟,也是對自身存在意義的領悟。超越這種因存在意識而來的“憂傷”的努力。這一超越之旅以沉淪于日用倫常而告終。
關鍵詞:自然山水;道家;隱匿;忘我; 審美
參考文獻
[1][2] 葉秀山.思•史•詩——現(xiàn)象學和存在哲學研究[M].人民出版社,1998.
[3] 莊子•至樂.郭慶藩輯.莊子集釋(諸子集成,第三卷)[M].上海:上海書店,1986.
[4] 莊子•在宥.郭慶藩輯.莊子集釋(諸子集成,第三卷)[M].上海:上海書店,1986.
本文共5頁 5965 字
摘 要:從《莊子》到郭象,道家的思路,不能幫助人們實現(xiàn)對生死的超越,卻給文學藝術注入了揮之不去的淡淡憂傷。自然山水歷來是中國文人的精神圣地和避難之所,當他們沉浸于山水之中時,又往往遭遇難以排遣的惆悵,那是在自然的無限性面前對自身有限性的領悟,也是對自身存在意義的領悟。超越這種因存在意識而來的“憂傷”的努力。這一超越之旅以沉淪于日用倫常而告終。
關鍵詞:自然山水;道家;隱匿;忘我; 審美
參考文獻
[1][2] 葉秀山.思•史•詩——現(xiàn)象學和存在哲學研究[M].人民出版社,1998.
[3] 莊子•至樂.郭慶藩輯.莊子集釋(諸子集成,第三卷)[M].上海:上海書店,1986.
[4] 莊子•在宥.郭慶藩輯.莊子集釋(諸子集成,第三卷)[M].上海:上海書店,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