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湘教版選修3 全套試題【17份打包】.rar
高中地理湘教版選修3 全套試題【17份打包】,章 末 檢 測 一、選擇題某人在一篇文章中寫到:“歷盡艱險,我順著繩索下到溶洞的底部,打開我的手電,那些藏在黑暗中幾十萬、幾百萬年的鐘乳石、石筍、石花等美的令人驚嘆的景觀,突然一下子在黑暗中涌現出來,讓我心中驚喜,這將極大地豐富我的探秘經歷”。據此回答1~4題。1.作者的旅游活動屬于( )。a.游覽觀光b.度假休閑c...
該文檔為壓縮文件,包含的文件列表如下:
內容介紹
原文檔由會員 鍥而不舍 發(fā)布
章 末 檢 測
一、選擇題
某人在一篇文章中寫到:“歷盡艱險,我順著繩索下到溶洞的底部,打開我的手電,那些藏在黑暗中幾十萬、幾百萬年的鐘乳石、石筍、石花等美的令人驚嘆的景觀,突然一下子在黑暗中涌現出來,讓我心中驚喜,這將極大地豐富我的探秘經歷……”。據此回答1~4題。
1.作者的旅游活動屬于 ( )。
A.游覽觀光 B.度假休閑
C.科考探險 D.宗教朝覲
2.作者此次旅游活動的客體是 ( )。
A.作者本人 B.鐘乳石、石筍、石花等
C.幫助作者進洞的人 D.幫助作者進洞的設備
3.鐘乳石、石筍、石花屬于 ( )。
A.火山地貌景觀 B.花崗巖地貌景觀
C.砂巖地貌景觀 D.巖溶地貌景觀
4.作者此次游歷的景觀,在我國最典型的分布地區(qū)是 ( )。
A.西南地區(qū) B.東北地區(qū)
C.西北地區(qū) D.青藏地區(qū)
解析 從題目所給材料來看,作者是到石灰?guī)r溶洞中去探險,這種旅游活動區(qū)別于一般的游覽觀光和度假休閑;溶洞及洞內的一切是此次旅游活動的客體;鐘乳石等是典型的巖溶地貌景觀,我國西南部的云貴高原,是巖溶地貌最典型的分布地區(qū)。
答案 1.C 2.B 3.D 4.A
5.一般說來,旅游者需要具備的基本條件不包括 ( )。
A.旅游動機 B.旅游伙伴
C.閑暇時間 D.經濟條件
解析 要想成為一個旅游者,必須具備的個人條件是:①一定的經濟條件(要有足夠支付旅游費用的可隨意支配的收入);②閑暇時間(要有可自由支配的時間);③旅游欲望(旅游動機)。
答案 B
6.旅游主體的大眾化是指 ( )。
A.旅游活動已成為全體公民生存必需的消費行為
B.旅游活動已成為普通大眾的消費行為
C.發(fā)達國家的出游率達90%以上
D.發(fā)展中國家的出游率達50%以上
解析 旅游主體的大眾化是現代旅游的特點之一,是指旅游活動已成為普通大眾的消費行為。發(fā)達國家的出游率達50%以上。
答案 B
7.下列旅游形式主要由新加坡推出的是( )。
A.地震模擬旅游 B.保健旅游
C.懷舊旅游 D.“中藥之旅”
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世界各國推出的旅游方式,美國推出的地震模擬旅游,用超輕質材料建造的賓館飯店,通過模擬地震,產生效果逼真的光、聲、房屋震蕩、梁斷墻倒等地震現象既讓人身臨其境,又不會傷人。泰國推出的保健旅游,以泰式藥膳、泰式按摩和桑拿等為特色。西方一些國家推出懷舊旅游,讓游客體驗原始人類的生活,采集狩獵、野餐穴居,培養(yǎng)野外求生的本領。新加坡推出“中藥之旅”,游客在旅游過程中了解新加坡的中藥行業(yè)的發(fā)展和中藥療效。
答案 D
讀下列景觀圖,完成8~9題。
8.以上所示事物和因素屬于旅游資源的是 ( )。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①②⑤⑥ D.①②③⑤
9.以上景觀屬于人文旅游資源的是 ( )。
A.①② B.③④
C.⑤⑥ D.③⑤
解析 第8題,旅游資源的形成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對旅游者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能使旅游者得到一定的物質享受和精神滿足;二是具有一定的經濟、社會、文化價值,能給旅游業(yè)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磁懸浮列車雖是新生事物,令人向往,但它的位置不固定;水稻種植是農業(yè)生產活動。第9題,人文旅游資源是人類社會中通過歷史過程而形成的,具有歷史文化價值;或者是當代人建造的,具有旅游價值的各種設施;⑤屬于遺址遺跡;⑥屬于人文活動。
答案 8.C 9.C
10.下列景觀屬于自然景觀旅游資源的是 ( )。
解析 自然景觀旅游資源是自然界中通過自然過程而形成的;文化景觀旅游資源是人類社會中通過歷史過程而形成的,或者是當代人建造的具有旅游價值的各種設施。A、C、D三項均為文化景觀旅游資源。
答案 B
11.下列風景名勝區(qū)與其地貌成因的組合中,不正確的是 ( )。
A.海南的天涯海角——海浪侵蝕地貌
B.挪威的峽灣——河流峽谷地貌
C.日本的富士山——火山地貌
D.五大連池——火山地貌
解析 挪威的峽灣屬于冰川侵蝕地貌。
答案 B
12.有人提出赴西藏旅游宜采用“漸進—階梯式”模式,其目的是為了( )。
A.抵御惡劣的氣候環(huán)境 B.適應海拔高度的變化
C.適應當地的交通條件 D.躲避山洪暴發(fā)等災害
解析 赴西藏旅游容易產生高原反應,“漸進—階梯式”是為了適應海拔高度的變化。
答案 B
13.主要是依托氣候條件的旅游資源的分布特點是 ( )。
A.與地形有關
B.具有明顯的地帶性
C.具有非地帶性
D.只分布在熱帶、亞熱帶地區(qū)
解析 氣候的分布具有明顯的地帶性,受其影響主要依托氣候條件的旅游資源的分布也表現出明顯的地帶性。
答案 B
行進在大峽谷,滿眼的大山架起凝重厚實的軀體,腳下的江水喚出低吟的詩。險惡的地理環(huán)境中,傈僳族同胞生息勞作在這里,除了江邊有少許的水田外,傈僳人在陡峭的大山上壘石造地,在飄游的白云間蓋房,真可謂山多高,地多高,人多高。
為在大山上立穩(wěn)腳跟,具有堅忍不拔性格的傈僳人發(fā)明了“千只腳落地”建筑,即用眾多高高矮矮的木柱支撐著房屋。據此回答14~16題。
14.作者文中描述的地點位于 ( )。
A.青藏高原 B.天山北麓
C.江南丘陵 D.橫斷山區(qū)
解析 材料中的峽谷是指怒江沿岸,生活著傈僳族人民,它位于我國西南的橫斷山區(qū)。
答案 D
15.“千腳落地式”的房屋主要與當地何種自然條件相適應 ( )。
A.地形 B.氣候
C.水源 D.土壤
解析 山區(qū)地勢不平,為建造房屋,只能在斜坡上打樁。
答案 A
16.根據當地環(huán)境推測,該地村落多為 ( )。
A.集聚式 B.散居式
C.規(guī)則式 D.多邊形
解析 因地勢所限,村落應為零散分布,呈不規(guī)則狀態(tài)。
答案 B
現代城市應具有兩個屬性:生態(tài)化和特色文化。生態(tài)化的中心是人與自然協(xié)調融合。城市特色是城市本質的表現,是城市景觀藝術和居民精神氣質的統(tǒng)一,城市特色主要受自然背景、社會傳統(tǒng)、科學技術三個要素的制約。據此完成17~18題。
17.北京屬于特色文化城市是因為北京 ( )。
A.有傳統(tǒng)文化和古老的宮殿..
一、選擇題
某人在一篇文章中寫到:“歷盡艱險,我順著繩索下到溶洞的底部,打開我的手電,那些藏在黑暗中幾十萬、幾百萬年的鐘乳石、石筍、石花等美的令人驚嘆的景觀,突然一下子在黑暗中涌現出來,讓我心中驚喜,這將極大地豐富我的探秘經歷……”。據此回答1~4題。
1.作者的旅游活動屬于 ( )。
A.游覽觀光 B.度假休閑
C.科考探險 D.宗教朝覲
2.作者此次旅游活動的客體是 ( )。
A.作者本人 B.鐘乳石、石筍、石花等
C.幫助作者進洞的人 D.幫助作者進洞的設備
3.鐘乳石、石筍、石花屬于 ( )。
A.火山地貌景觀 B.花崗巖地貌景觀
C.砂巖地貌景觀 D.巖溶地貌景觀
4.作者此次游歷的景觀,在我國最典型的分布地區(qū)是 ( )。
A.西南地區(qū) B.東北地區(qū)
C.西北地區(qū) D.青藏地區(qū)
解析 從題目所給材料來看,作者是到石灰?guī)r溶洞中去探險,這種旅游活動區(qū)別于一般的游覽觀光和度假休閑;溶洞及洞內的一切是此次旅游活動的客體;鐘乳石等是典型的巖溶地貌景觀,我國西南部的云貴高原,是巖溶地貌最典型的分布地區(qū)。
答案 1.C 2.B 3.D 4.A
5.一般說來,旅游者需要具備的基本條件不包括 ( )。
A.旅游動機 B.旅游伙伴
C.閑暇時間 D.經濟條件
解析 要想成為一個旅游者,必須具備的個人條件是:①一定的經濟條件(要有足夠支付旅游費用的可隨意支配的收入);②閑暇時間(要有可自由支配的時間);③旅游欲望(旅游動機)。
答案 B
6.旅游主體的大眾化是指 ( )。
A.旅游活動已成為全體公民生存必需的消費行為
B.旅游活動已成為普通大眾的消費行為
C.發(fā)達國家的出游率達90%以上
D.發(fā)展中國家的出游率達50%以上
解析 旅游主體的大眾化是現代旅游的特點之一,是指旅游活動已成為普通大眾的消費行為。發(fā)達國家的出游率達50%以上。
答案 B
7.下列旅游形式主要由新加坡推出的是( )。
A.地震模擬旅游 B.保健旅游
C.懷舊旅游 D.“中藥之旅”
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世界各國推出的旅游方式,美國推出的地震模擬旅游,用超輕質材料建造的賓館飯店,通過模擬地震,產生效果逼真的光、聲、房屋震蕩、梁斷墻倒等地震現象既讓人身臨其境,又不會傷人。泰國推出的保健旅游,以泰式藥膳、泰式按摩和桑拿等為特色。西方一些國家推出懷舊旅游,讓游客體驗原始人類的生活,采集狩獵、野餐穴居,培養(yǎng)野外求生的本領。新加坡推出“中藥之旅”,游客在旅游過程中了解新加坡的中藥行業(yè)的發(fā)展和中藥療效。
答案 D
讀下列景觀圖,完成8~9題。
8.以上所示事物和因素屬于旅游資源的是 ( )。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①②⑤⑥ D.①②③⑤
9.以上景觀屬于人文旅游資源的是 ( )。
A.①② B.③④
C.⑤⑥ D.③⑤
解析 第8題,旅游資源的形成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對旅游者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能使旅游者得到一定的物質享受和精神滿足;二是具有一定的經濟、社會、文化價值,能給旅游業(yè)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磁懸浮列車雖是新生事物,令人向往,但它的位置不固定;水稻種植是農業(yè)生產活動。第9題,人文旅游資源是人類社會中通過歷史過程而形成的,具有歷史文化價值;或者是當代人建造的,具有旅游價值的各種設施;⑤屬于遺址遺跡;⑥屬于人文活動。
答案 8.C 9.C
10.下列景觀屬于自然景觀旅游資源的是 ( )。
解析 自然景觀旅游資源是自然界中通過自然過程而形成的;文化景觀旅游資源是人類社會中通過歷史過程而形成的,或者是當代人建造的具有旅游價值的各種設施。A、C、D三項均為文化景觀旅游資源。
答案 B
11.下列風景名勝區(qū)與其地貌成因的組合中,不正確的是 ( )。
A.海南的天涯海角——海浪侵蝕地貌
B.挪威的峽灣——河流峽谷地貌
C.日本的富士山——火山地貌
D.五大連池——火山地貌
解析 挪威的峽灣屬于冰川侵蝕地貌。
答案 B
12.有人提出赴西藏旅游宜采用“漸進—階梯式”模式,其目的是為了( )。
A.抵御惡劣的氣候環(huán)境 B.適應海拔高度的變化
C.適應當地的交通條件 D.躲避山洪暴發(fā)等災害
解析 赴西藏旅游容易產生高原反應,“漸進—階梯式”是為了適應海拔高度的變化。
答案 B
13.主要是依托氣候條件的旅游資源的分布特點是 ( )。
A.與地形有關
B.具有明顯的地帶性
C.具有非地帶性
D.只分布在熱帶、亞熱帶地區(qū)
解析 氣候的分布具有明顯的地帶性,受其影響主要依托氣候條件的旅游資源的分布也表現出明顯的地帶性。
答案 B
行進在大峽谷,滿眼的大山架起凝重厚實的軀體,腳下的江水喚出低吟的詩。險惡的地理環(huán)境中,傈僳族同胞生息勞作在這里,除了江邊有少許的水田外,傈僳人在陡峭的大山上壘石造地,在飄游的白云間蓋房,真可謂山多高,地多高,人多高。
為在大山上立穩(wěn)腳跟,具有堅忍不拔性格的傈僳人發(fā)明了“千只腳落地”建筑,即用眾多高高矮矮的木柱支撐著房屋。據此回答14~16題。
14.作者文中描述的地點位于 ( )。
A.青藏高原 B.天山北麓
C.江南丘陵 D.橫斷山區(qū)
解析 材料中的峽谷是指怒江沿岸,生活著傈僳族人民,它位于我國西南的橫斷山區(qū)。
答案 D
15.“千腳落地式”的房屋主要與當地何種自然條件相適應 ( )。
A.地形 B.氣候
C.水源 D.土壤
解析 山區(qū)地勢不平,為建造房屋,只能在斜坡上打樁。
答案 A
16.根據當地環(huán)境推測,該地村落多為 ( )。
A.集聚式 B.散居式
C.規(guī)則式 D.多邊形
解析 因地勢所限,村落應為零散分布,呈不規(guī)則狀態(tài)。
答案 B
現代城市應具有兩個屬性:生態(tài)化和特色文化。生態(tài)化的中心是人與自然協(xié)調融合。城市特色是城市本質的表現,是城市景觀藝術和居民精神氣質的統(tǒng)一,城市特色主要受自然背景、社會傳統(tǒng)、科學技術三個要素的制約。據此完成17~18題。
17.北京屬于特色文化城市是因為北京 ( )。
A.有傳統(tǒng)文化和古老的宮殿..